仿生機器人有何吸引力?
9月7日,小鵬汽車(09868.HK;XPEV.US)正式公布生態企業新成員——深圳鵬行智能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行智能”),并發布首款智能機器馬第三代原型機。
小鵬汽車稱,該智能機器馬在動力模組、運動控制、智能駕駛、智能交互等方面均實現了對以往四足機器人的技術突破,是全球首款可騎乘的智能機器馬產品。目前,該智能機器馬尚未公布具體的參數,也沒有量產上市的時間和預售價。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國內外眾多科技巨頭和車企都在競相推出自己的仿生機器人,包括小米、百度、華為、特斯拉、福特、豐田等。它們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盤?
小鵬發布智能機器馬
搭載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
據了解,鵬行智能團隊2016年成立于深圳,是國內最早投入足式機器人研發的團隊之一,在機器人動力模組、運動控制、智能駕駛、交互系統等領域積累了多項核心專利。2020年,鵬行智能獲得何小鵬及小鵬汽車投資。
天眼查APP顯示,鵬行智能注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趙同陽。該公司由廣東鵬行智能有限公司100%持股,何小鵬為廣東鵬行智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據小鵬汽車介紹,此次亮相的智能機器馬具備可騎乘、強自主運動、情感化交互等能力。
從外觀上看,該智能機器馬的高度接近一名5-7歲兒童的身高,擁有前腿“前膝后肘”、“直膝行走”的獨特小馬形態。頭部、大腿和下半部分軀干為白色,上半部分軀干和頸部為黃色,小腿為灰色,四肢與軀干的連接處、面部顯示屏為黑色。
小鵬汽車稱,該款智能機器馬搭載鵬行智能自主研發的高功率密度比動力總成單元,運用精確的動力學模型結合AI技術,其平衡性與敏捷性可以滿足小朋友的騎乘需求。
該款智能機器馬融合了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采用視覺加激光雷達的感知系統,具備自主運動、目標跟隨、自動避障等功能;同時具備業內領先的“多模態交互”能力,融合了視覺、聽覺與觸覺交互,面部配置曲面顯示屏,擁有豐富的表情與肢體語言。
鵬行智能足式機器人和小鵬匯天飛行汽車,都屬于小鵬汽車在“未來交通探索者”戰略下布局的生態企業。
科技公司紛紛入局
小鵬汽車不是第一家將智能駕駛技術延伸應用到仿生機器人的企業。
8月10日,小米集團(01810.HK)公司發布了一款機器狗“鐵蛋”,英文名叫CyberDog。這是一款仿生四足機器人,重14公斤,最快奔跑速度3.2m/s,能夠完成跳躍、奔跑、打滾、握手、轉圈甚至后空翻等多種動作,能夠自適應斜坡、草地等各種地形,在外力干擾下也能恢復平衡。
“鐵蛋”搭載了英偉達邊緣AI超級計算機Jetson Xavier NX平臺,AI算力達到21TOPS;擁有AI視覺識別系統,支持自主跟隨、導航避障功能。與小米生態鏈的其他產品一樣,“鐵蛋”內置“小愛同學”。
目前“鐵蛋”仍處于工程探索階段,小米公布了開源共創計劃。工程探索版定價9999元,全球只有1000臺,目前第一期首批體驗官招募已結束,有400位用戶將參與眾測,名單將于9月8日14:00公布。
而在8月20日舉行的“特斯拉AI日”上,特斯拉CEO馬斯克宣布,公司可能會在2022年某個時候推出特斯拉機器人的原型,將從事危險、重復或無聊的工作。
據悉,AI機器人“Tesla Bot”由特斯拉車型上的FSD車載計算機、視覺感知系統和40個微型電機組成,高5英尺8英寸(約合1.72米),體重125英鎊(約合56.7千克),同時會有一塊屏幕作為臉部交互。
它擁有人類水平的雙手雙腳,能夠以約5英里/小時的速度移動。四肢使用40個機電推桿進行操作,通過力反饋感應實現平衡和敏捷的動作,將能夠完成的一些任務,包括跑雜貨店、撿拾家庭物品和其他日常指令。
特斯拉機器人還將利用公司的一些人工智能設備,Autopilot攝像頭將基本上充當特斯拉機器人的視覺,而完全自動駕駛計算機將基本上充當機器人的內部器官。它將利用多攝像頭視頻神經網絡。此外,神經網絡規劃、標簽、模擬和工具也將被用于幫助特斯拉機器人有效和高效地運作,同時準確地執行任務。
它們打的是什么算盤?
早在2005年,波士頓動力就推出了第一代四足仿生機器人BigDog。如今,其網紅機器狗Spot售價高達7.4萬美元。
國內外眾多科技巨頭和車企都在競相推出自己的仿生機器人,包括百度、華為、福特、豐田等。只是它們的機器人目前大多尚未商業化。為什么它們紛紛涉足仿生機器人?
一是因為人工智能的市場前景。根據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仿生機器人未來在服務、工程、安防、醫療等領域的作用不可估量,科技公司和車企有資本進行提前布局。
二是為了技術儲備和反哺現有產業。仿生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感知系統、交互系統、工程力學等,可以應用在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領域。
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在微博上指出,仿生機器人未來在服務、工程、安防、醫療等領域都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小米進行技術布局,夯實專利儲備。此外,仿生機器人的探索過程也是在做技術預研,其中的機器視覺、導航避障、人機交互、AI語音算法等技術可以反哺手機、智能家居等產品。
常程也承認,小米機器狗“鐵蛋”定價9999元是一個“賠本買賣”,但是小米希望能夠通過鐵蛋搭建一個硬件開發平臺,為開發者探索仿生機器人創造可能。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特斯拉的AI機器人“Tesla Bot”使用的技術和人工智能設備全部來自車輛,被看做是特斯拉未來的人工智能助理,主要是用于與特斯拉智能車機的交互,未來則會實現更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小米“鐵蛋”擁有的導航避障、人機交互、AI語音等技術,不僅可以反哺手機、智能家居,同樣是智能汽車必備;小鵬汽車的智能機器馬,搭載了小鵬汽車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技術,還擁有多種交互能力,或許不能簡單地定義為一個大型兒童玩具。